曼联锋线三大热门引援目标:2个解约金,1个高薪,谁更适合曼联?
夏窗尚未开始,曼联的转会传闻已经闹得沸沸扬扬。锋线引援应该是曼联在夏窗需要解决的问题,毕竟阿莫林执教曼联以来,曼联已经8场英超0进球了,是同期英超球队0进球第二多的球队,仅次于莱斯特城,那么曼联能通过夏窗的引援,来解决进球难的问题么?
我们先看看曼联进球难的问题出现在哪里,从后弗格森时代开始,曼联就没有一个赛季进球数能超过80球的,最多的赛季是索尔斯克亚时期的单赛季73球,联赛靠进攻、杯赛靠防守这句话相信大家都清楚。
在漫长的联赛,如果没有可靠的进球数,那么你最多就是一个平局,也就是1分。索肖的联赛亚军赛季,12场平局就是这么来的。要解决进球问题,核心问题在于:首先,你要创造足够的射门次数,量大管饱。其次,你要有足够高效的前锋,有了射门好歹能进球;最后,你要么有稳定进球的人,要么进球非常分散。
案例就是哈兰德加盟曼城之前,曼城的进球非常分散,而哈兰德加盟曼城之后,曼城的进球基本集中在哈兰德身上。所以,在取得足够射门次数的前提下,要么你的进球分散、要么你的射手高效,你总得有一个。那么,曼联的问题是什么呢?索肖的曼联打进73球的赛季,曼联的射门次数排名英超第六、滕哈赫拿到联赛季军的赛季,曼联射门次数排名英超第四。
所以,你发现了么?曼联进球高效的时候,射门次数不多,曼联射门次数多的时候,曼联进球不高效。如今,是射门次数又少、进球效率也不高。
阿莫林的体系:边前腰的作用
之前就说过,阿莫林的体系不能用传统的站位思维去考虑的,阿莫林、阿隆索这一批新锐主教练,他们的战术思维不是纵向展开阵型的,而是横向展开。所以阿隆索有极致的271站位,阿莫林也有自己的361站位。
所以,阿莫林的比赛,你可以看到很多上图这种斜向的平行空间站位思路,一侧负责顶上去,另一侧负责落位关注防守。
这么做的目的,是拉宽度、保持阵容的弹性,营造局部的人数优势,利用一侧落位之后,更容易接球,从而形成中后场的出球传导。比如曼联0-0曼城的比赛,就是多次利用达洛特这一点拿球,加纳乔这一侧压上,当达洛特拿球时,要么直接向前,要么大范围直接斜45度传给加纳乔这一侧去突。
落位阵地战也是如此的,过去几场比赛你可以看到大量的镜头:B费、达洛特在大禁区右脚拿球,一次斜长传给中路、给远门柱去抢点射门。这种一侧落位、一侧压上的思路,其实意甲球队用的非常多。
所以,过去几场比赛,曼联大量的射门其实都是来自于左翼卫多尔古、左后腰乌加特、左边锋加纳乔,很不幸,他们的射门效率其实都不高,不过曼联起码做到了一点:射门分散,不会过分集中。B费拿到了英超3月份的最佳球员,2场2球2助攻,其实就是这么来的。
那么,中锋的作用是什么?首先是拿球转移,你好歹能对抗,或者干扰对方去抢球,争取帮助队友拿到第二点。其次,你要在中路完成抢点,你不能去弱侧抢,因为你去了弱侧,可能把对手带走了,让弱侧无法形成空位,第三,你要让对手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。
当然,我这里说的是曼联最常见的套路,曼联第二常见的套路,其实是加纳乔、多尔古这一个顶出去的边路,坚决下底去倒三角、横传球,给中锋或者边前腰去抢点。整体思路就是:你不论带球也好、传球也好,先快速推,然后再考虑怎么横向去做球,三条线必须保持紧密、保持立体感。
目前传闻最热的三名前锋:有几分靠谱?
这段时间里,曼联传闻最多的几名前锋,分别是那不勒斯的奥斯梅恩、狼队的库尼亚、伊普斯维奇的德拉普,这三名球员也得到了一些权威记者的讨论,尽管他们有些认可、有些不认可,可是毕竟这三名球员的热度是炒作起来了。那么,谁更合适呢?
首先是奥斯梅恩。如果是曼联的老球迷,应该知道这家伙跟盖坦、米林科维奇一样的,每个赛季都传闻曼联要签下奥斯梅恩,可是每个赛季都没有结果,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:为什么每个赛季都传闻曼联跟奥斯梅恩有联系。
答案很简单,跟盖坦、米林科维奇一样,属于经纪人的操作行为,至少之前的好几个赛季都是如此,曼联不会拿出1亿英镑来签下奥斯梅恩。那么本赛季奥斯梅恩转会费要价大跌,是不是属实了?如果媒体报道属实,奥斯梅恩的要价为32.5万英镑周薪,你就说说曼联给得起给不起吧。
其次是狼队的库尼亚,传闻解约金6000万英镑,薪资要求也不算太高。那么库尼亚适合曼联的这套体系么?库尼亚本赛季的数据为每90分钟0.55个进球,场均完成了3.61次射门,平均6.67次射门打进1球,数据对于前腰定位的球员来说够用了。
没错,库尼亚其实是前腰定位的球员,而不是压在禁区的中锋,他的平均射门距离为20.6米,哈兰德的平均射门距离为10米左右,库尼亚就不是一个中锋角色,他更多的定位是加纳乔这个角色。如果加纳乔不离开曼联,我很难相信曼联会拿出6000万英镑来升级这个位置,不是说库尼亚不好,而是曼联有其他位置更需要升级。
接下来就是德拉普了,伊普斯维奇如果降级,那么德拉普的4500万英镑解约金会生效,年轻球员的薪资要求也不高,而且在英超也锻炼了一个赛季,足以适应英超的强度,那么德拉普适合么?你们自己判断吧,曼联对中锋的要求太高了,德拉普搞不好是第二个霍伊伦的评价。
上一篇:突发!巴萨官宣退出,关系彻底破裂
下一篇:返回列表